在刚刚过去的2月,国内涤纶短纤市场行情的变化让业内人士感到震惊。根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的数据,截至2月27日,国内涤纶短纤(1.4D*38mm)市场均价已跌至6880元/吨,较月初下降了3.37%。这一波动不仅影响了供应链的所有的环节,也让下游用户和相关企业对未来的需求和成本变化充满了疑虑。
在分析市场行情时,江浙地区的主流工厂出厂均价同样显示出疲软,报7218元/吨,月初仍保持在较高水准。为何涤纶短纤价格会出现如此大的震荡呢? 可以归结为几个主要的因素。首先,月初由于部分PX装置的降负与停车,使得PX价格急剧上涨,带来了短期内的成本支撑。然而,随着全球地缘局势的缓和,国际原油价格随之下滑,这一成本支撑的因素也随之减弱。
在成本端,尤其是原油市场的波动显得很重要。截止2月26日,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的结算价为68.6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则为72.07美元/桶。这一价格趋势反映出美国成品油库存的意外增加,显示出需求疲软的预期依旧存在。
不仅如此,乌俄和平协议的逐步落实对油价亦产生了压力,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涤纶短纤市场自然受到较大影响,出现了需求恢复没有到达预期的现象,价格因此加速走低。
从PX市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亚洲PX装置将在二季度进行集中检修。部分短流程装置仍将维持减产状态。需求端的PTA因加工空间的压力,正在酝酿检修规模的扩大,这也使得供需格局变得更严峻。
有专家分析指出,虽然调油需求的提升对PX市场可能形成阶段性提振,但整体预期仍然处于低迷状态。2月份PTA市场行情可谓是先涨后跌,华东地区的市场均价在4967元/吨,较月初下降了0.5%。
随着供需压力的增加,生意社的分析师们开始警惕涤纶短纤市场的累库压力加剧。虽然春节后涤纶短纤行业开工逐渐恢复,但下游纺纱行业的开工恢复却显得缓慢。预计江浙地区的织机行业开工率仍将停留在66%左右。
因此,即使未来终端需求有望启动,市场寻找反弹的空间依然有限,新订单的下达速度缓慢加之议价困难,使得大家对3月的需求回升情况持谨慎态度,市场的信心在不断受到挤压。
展望后市,尽管涤纶短纤市场面临较大的压力,但行业转折点也许并不遥远。通常,随着春季的到来,纺织行业将迎来传统的需求旺季,这将为涤纶短纤价格的回升提供一些支撑。同时,行业内部的供需调节也有一定的可能在即将到来的需求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
我们建议相关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尤其是关税政策和欧佩克+的增产计划等影响因素,这将为供应链的持续稳定与产品价格的合理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每一个决策都将成为推动市场走势的重要力量。涤纶短纤市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波动既来源于成本端的变化,也受制于需求端的把控。因此,要想在此环境中获得优势,企业必须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
衷心希望行业各方能在马上就要来临的春季找到新的突破口,推动涤纶短纤市场逐步回暖。希望我们大家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应对策略,以应对也许会出现的复杂局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